核能也瘋狂:核動力飛機和火箭
作者:科普中國  2016-08-18 15:35:28
加入收藏
 

    見識了核威力后,人類對于核武器的發(fā)展是抵制的,并一直在努力防止核擴散。

  出品:科普中國

  制作:寒木釣萌

  監(jiān)制: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(wǎng)絡信息中心

  打開了原子的大門,進入了核的世界,人類異常興奮,就像一個小孩第一次學會自行車,認為可以騎行到任何地方。

  核武器的研制和發(fā)展主要來自一種安全上的需求,就像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,它屬于比較底層的需求,見識了核威力后,人類對于核武器的發(fā)展是抵制的,并一直在努力防止核擴散。




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

  而核能的和平利用則是一種自我實現(xiàn)式的高級需求。除了核電站,各國都希望核能可以做得更多一些,他們希望建造一艘排水量超過10萬噸,50年不用換燃料的大船,成功了,這就是航空母艦,還有核動力商船、破冰船,也成功了。




核動力破冰船

  他們還希望建造一艘可在深海潛游的大船,也成功了,這就是核潛艇。

  到這里就止步了嗎?那是不可能的,科學家們還希望建造能在天上繞地球飛幾十圈而不用降落的飛機,這就是核動力飛機。




核動力飛機暢想圖

  核動力飛機

  二戰(zhàn)還沒有結束,準備用原子彈終結二戰(zhàn)的“曼哈頓計劃”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時,著名科學家費米就對那些科學家說,除了原子彈,大家也不要忘了研制核動力飛機。

  果然,二戰(zhàn)剛結束,核動力飛機的研制工作還真就大張旗鼓地上馬了。

  美國研制核動力飛機,出發(fā)點是想造出高性能的遠程戰(zhàn)略轟炸機,繞地球轉十幾圈也不用加油,這誘惑是如此的大,這種飛機能擺脫對大量機場的依賴,擺脫對空中加油機的依賴。如果改裝成核動力運輸機,那效率也是沒得說。

  前蘇聯(lián)呢,他們的動力更大,那時,蘇聯(lián)還沒有航程很遠的轟炸機,所以蘇聯(lián)領導人非常希望能研發(fā)出一種可以輕松飛到美國任何地方的上空,進行轟炸后,還能返航的轟炸機。

  1946年5月,由美國空軍主持,核動力飛機開始啟動,到1948年時,美國空軍已為此投入了1000萬美元。

  蘇聯(lián)對核動力飛機的行動在早期只是只停留在報告上,直到后來,蘇聯(lián)得到情報,美國正在研制一種名為 NB-36H的核動力飛機,且進展順利。于是,蘇聯(lián)領導人也慌了,下令研制!

  如何提高動力?

  美國的設計方案中,有兩種驅動方式。

  第一種是,飛機在天上飛行時,反應堆啟動,加熱堆芯周圍的液態(tài)金屬,接著讓高速氣流與高溫液態(tài)金屬接觸,于是氣流變成高溫高壓氣體,經(jīng)過導流,這些氣體通向各個引擎的增壓渦輪,最后噴出產(chǎn)生后推力。這種設計是一種混合動力,即飛機起降時發(fā)動機使用的還是燃油,爬升至高空后,才切換為核動力。為什么起降時不使用核動力?因為高速氣流通過堆芯的液體金屬,再排出,核污染比較嚴重。

  第二種方案是,空氣不直接進入堆芯,而是使用熱交換器加熱空氣。熱交換器里面有水或者液態(tài)金屬,它們循環(huán)流動,不斷把熱量從堆芯帶出來,并加熱從外面通過的空氣,如此往復。

  蘇聯(lián)的設計在細節(jié)上稍有不同,但本質(zhì)上都差不多。

  技術難點有哪些?




這是蘇聯(lián)核動力飛機的駕駛艙設計,圖中5和6是厚重的鉛防護層和橡膠防護層。



B-36轟炸機是翼展最大的軍用飛機,美國人把反應堆加上去后,改編號為 NB-36H。



圖為 NB-36H的駕駛艙,用鉛和橡膠屏蔽層包裹,重12噸。

  以上圖片告訴我們,研制核動力飛機很大的一個難點是,如何保護駕駛員不被長時間輻射?還有,若飛機墜毀后,帶來的地面核污染如何避免?當年 NB-36H裝反應堆試飛,測試反應堆對駕駛員的輻射水平時, NB-36H旁邊還跟著另一架飛機,上面裝滿了士兵,就是為了萬一NB-36H墜毀,能第一時間沖下去,封鎖現(xiàn)場,避免周圍群眾受到核輻射。




正在試飛中的NB-36H

  核動力航母和核潛艇之所以比較容易實現(xiàn),是因為它們天生就在海里,可以用取之不盡的水來冷卻堆芯,另外就是航母和潛艇體積龐大,裝一個反應堆上去后,就算再加一個幾十噸的保護罩上去,體積和重量都是可以接受的。但飛機就不同了。



  后來,洲際導彈的出現(xiàn)降低了對核動力遠程轟炸機的需求,加上各種技術困難,美蘇這才下馬了核動力飛機計劃。




瘋狂的核動力火箭

  除了核動力飛機,人們對核動力火箭也充滿渴望,有科學家認為,如果我們使用核動力火箭飛往火星,只需要30天時間。

  而早在20世紀初,得知居里夫婦提煉出放射性元素鐳之后,俄國航天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就預言:“一噸重的火箭只要用一小撮鐳,就足以掙斷與太陽系的一切引力聯(lián)系。”

  繼核動力飛機后,1957年,美國人又開始了核火箭的研制,這就是獵戶座核火箭計劃。

  獵戶座核火箭計劃

  這是一個現(xiàn)在看來相當瘋狂的計劃,即使出現(xiàn)在科幻小說中,也會給人一種異想天開的感覺,你猜他們是怎么推進火箭的?用原子彈爆炸的方式!

  具體過程是這樣的,使用一顆顆小當量原子彈在火箭尾部相繼爆炸,火箭后面安裝的推進盤可以吸收爆炸產(chǎn)生的沖擊波,并借此獲得動力。



獵戶座核火箭升空示意圖

  很容易想象,核火箭升空的過程就像海洋里的水母,一蹦一蹦的,每扔掉一顆原子彈,火箭就向上竄出一段距離。

  根據(jù)設想,在起飛階段,每秒引爆一顆100噸TNT當量的小型原子彈,當火箭到達一定速度和高度后,引爆速率下降到每10秒一枚,由于已經(jīng)遠離地面,此時引爆的是2萬噸當量的核彈。



研究人員用常規(guī)炸彈試驗



研究人員用常規(guī)炸彈試驗



研究人員現(xiàn)場實驗照片



研究人員使用常規(guī)炸彈實驗照片

  以地球喜歡的方式

  以上這種方式對地球很不友好,注定胎死腹中。而另一個更安全的方式是,先用多根火箭把飛船升到太空,遠離人間后再盡情地拋灑核彈。



用常規(guī)火箭升空



獵戶座核火箭發(fā)射過程



獵戶座核火箭模擬發(fā)射過程



獵戶座核火箭模擬發(fā)射過程



到達外太空后,開始點燃核彈

  顯然,使用小當量核彈爆炸以提供動力,這能達到極高的速度。1958年,美國核科學家泰勒設想,如果在大氣層外每顆原子彈的爆炸當量為2000噸TNT,那么引爆50顆這樣的原子彈后,飛船的最大速度可達70千米/秒。



核火箭在外太空前進簡單示意圖

  但是問題來了,這到了火星怎么辦?沒關系,把“屁股”調(diào)過來。



  到了火星后,把“屁股“調(diào)過來,繼續(xù)放核彈

  現(xiàn)在回過頭去看,獵戶座核火箭計劃實在是過于瘋狂,但在當時的環(huán)境下,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。從1945年7月16日美國進行世界上首次核試驗到1989年底,各國共進行了2000多次核試驗。這其中,美、蘇兩國核試驗次數(shù)約占總數(shù)的80%。

  既然都進行那么多次核試驗了,而且還是大當量的,那么用很多小當量核彈發(fā)射火箭又有何不可?這是那個年代的想法。另外,獵戶座核火箭計劃還有一個在那時聽上去很美好的借口:把美蘇巨大核武庫中的核材料充分利用起來,為人類探索宇宙做貢獻。

  1963年,《禁止在大氣層和外層空間進行核試驗條約》生效,獵戶座核火箭計劃也隨之走到了終點。

  有失敗更有成功

  因為對環(huán)境不友好,以及技術原因,以上兩種對核能的利用均以失敗告終。然而,宇宙探索終究離不開核能,“旅行者1號”長久以來之所以還能與地球通訊,也全靠它上面的兩枚核電池。未來的太空探索,要想大大超越現(xiàn)今的成績,核能是唯一的選擇。


  請關注“科普中國”,在下一個篇章我們將要說說在目前的宇宙探索中,已經(jīng)廣泛且成功的核能利用。



  “科普中國”是中國科協(xié)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。

  本文由科普中國移動端出品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
本文被閱讀419次
 
上一篇:【解密】福島為什么不會成為切爾諾貝利?
下一篇:【科普】你知道嗎?“華龍一號”的前世今生竟是這樣的…
 
   
 
友情鏈接:環(huán)境保護部(國家核安全局) | 環(huán)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 | 環(huán)保部輻射環(huán)境監(jiān)測技術中心
技術支持:南京希迪麥德軟件有限公司 版權及免責聲明      運行維護單位:江蘇省輻射防護協(xié)會      蘇ICP備15037112號
歡迎登錄核與輻射安全公眾溝通多媒體信息平臺,您是第6729184位瀏覽者!
Produced By 南京希迪麥德軟件有限公司